品嘗五節供「七月七日、七夕之節供」
這次我們訪問到一般社團法人和食文化國民會議理事的大久保洋子女士,來談談七夕之節供在日本廣為流傳的經過,以及是如何成為跨越時代慶祝的節慶活動。
在中國與日本的各種傳説習俗摻雜交錯下誕生的一項特殊節慶活動
大久保女士說:「七夕之節供雖然是五節供的節慶活動之一,但因與中國的「星節」傳說、日本自古以來對水神的信仰,以及盂蘭節文化等相融合而廣為流傳,使其在五節供的節慶活動中具有特別的形成過程。」
五節供根據陰陽思想,起源自將奇數重複之日視為不吉利之日的中國傳統節慶活動,歷經流傳到日本的時代演變,成為慶祝季節轉折點之節慶活動而廣為流傳。
然而,七月七日的「七夕之節供」因與中國自古以來流傳的「星節」—即牽牛與織女一年一度在七夕夜晚相會的日子—相關,在中國國內也是很普及的節日。
另一方面,源於織女的織布傳說,在這一天也舉行「乞巧奠」的儀式活動。除了裁縫與織布之外,還祈求在音樂與書法等的技藝能有所進步。
相傳中國的星節傳說及乞巧奠是在奈良時代傳到日本,據說就是在此時與原本在日本舉行的水神祭祀儀式相結合。
在日本古代的宮廷文化中,服裝扮演著代表身分地位的角色,因此從事服裝相關工作,特別是紡紗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織布被視為是婦女的工作,有「棚機女」之稱的紡紗婦女,足不出戶地待在安設於岸邊的小屋,舉行向神祈求女工之巧的儀式。
「雖然諸說紛紜,但因有織布的婦女這一共通點,中國的星節傳說與棚機女相結合,遂使得“七夕”一詞寫作“七夕”而讀作“Tanabata”(“棚機”的日文讀音)。如果光看漢字字面,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唸作“Tanabata”。」
作為宮中儀式的「乞巧奠」演變成民間節慶的「七夕節」
七夕之節供流傳到日本後,一開始成為貴族的宮廷儀式,在宮中舉行仿照乞巧奠的儀式。在庭院設置名為「星之座」的祭壇,擺上五色絲線或構樹葉、琴與琵琶等,仿效織女向星星祈求賜予女紅的好手藝。
大久保女士表示:「由於貴族的教養尤其重視字寫得工整漂亮,據說因而在構樹葉上許願寫下和歌,希望能夠寫出一手漂亮的好字。室町時代也因此形成將積留在芋頭葉子上的朝露放入硯台,用磨出來的墨汁書寫時,字會寫得更漂亮的習俗。」
像現在這樣,將長條紙箋繫在竹葉或竹枝上裝飾的習慣,是到了江戶時代,七夕廣為流傳於百姓間之後的事。
大久保女士告訴我們,到了江戶時代,百姓的孩童們也在寺子屋(寺院所設的私塾)學習“讀寫算盤”,對男孩子來說,字寫得工整漂亮有助於出人頭地;而對女孩子來說,則與其容姿端正相關,因此非常受到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百姓為祈求孩子們精通學問與技藝,而開始在長條紙箋上寫下願望。
一般認為使用筆直高聳的竹子裝飾比較好,在孟宗竹的前端綁上青竹的枝葉。相傳由於當時的百姓住家裡並沒有庭院,於是繫上長條紙箋或色彩繽紛的流蘇般飄帶等裝飾的竹子,一字排開在家家戶戶的屋頂上。
從當時記載江戶習俗的資料中,也可以看到江戶市區高掛在家家戶戶的屋頂上搖曳的七夕裝飾。
如此般裝點江戶街道的華麗七夕裝飾,會在七夕夜晚全被拆除,放入河裡漂流以求願望實現。
「從放入河裡漂流的儀式,也可以一窺原為水神祭祀儀式的棚機女所帶來的影響。現在因為許多地區禁止流放到河裡,流放七夕裝飾的習俗也逐漸消失。另外,由於筆直高聳的竹子不易丟棄,使得各家的七夕裝飾規模亦逐漸縮小。」
然而,為何會在七夕使用竹葉或竹枝呢?
「在宮廷文化中,據說七夕花卉是瞿麥。但由於百性將瞿麥視為秋天的七草,因此沒有被當作七夕花卉流傳下來。另一方面,由於竹葉或竹枝的成長速度很快又討吉利,對日本人來說是戀戀不忘的植物,或許是基於這個理由才會利用其寄託心願。」
雖然七夕是江戶時代在民間盛大慶祝的節日,但在1873年五節供不再是國定假日後,七夕的節慶活動也一度衰落。
七夕的重新復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因商業的蓬勃發展,使各商店街為了吸引顧客開始爭相掛上花俏豔麗的七夕裝飾。此後,隨著商業的中心從商店街移轉到郊外,許多商店街的七夕節也隨之消失,但宮城縣仙台市與神奈川縣平塚市等地,仍保有一部分的七夕節並擴大了規模,吸引許多喜愛七夕裝飾的觀光客前往欣賞。
七夕之節供的節慶食物「素麵」
相傳是素麵起源的唐菓子「索餅(別名:麥繩)」
在平安時代的宮廷,每到七夕就會品嘗搓揉麵粉拉長扭轉成繩索狀後,放進油鍋內油炸,名為「索餅」的點心。 在日本也被稱為「麥繩」,是從中國唐朝傳來的點心之一。雖說是點心,在當時由於並未使用砂糖,所以吃起來並不甜。現在市面上販售的油炸點心(花林糖),則是形狀維持原樣,為了容易入口而改變麵糰食譜所改良製作成的商品。
「一般認為,在索餅的製作過程中,扭轉麵粉時麵糰逐漸伸展,於是品嘗方式也有所改變,例如將原本油炸的索餅改以蒸煮方式烹調等,於是在室町時代後半期即出現了現在所謂的『素麵』。也有文獻將其記載為『索麵』,推斷素麵的稱法是從『索餅』到『索麵』,然後演變成『素麵』。」
大久保女士並且表示,作為麵食文化廣泛普及的素麵,與製粉技術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在平安時代,只能使用小型磨茶石臼般的工具磨粉,使用麵粉製作的食物算是高級品,若非身分地位高的人,是無法品嘗的。而進入江戶時代後,隨著水車的普及,帶動製粉技術提升,以麵粉為原料的烏龍麵或素麵,以及將蕎麥做成麵條狀的蕎麥麵開始普及。烏龍麵的做法是將麵糰拉長後切條,而素麵則是不切麵糰直接拉長後做成麵條
此外,七夕時品嘗素麵的理由之一,有一種說法是為了取代在宮廷儀式上供奉的五色絲線。
「絲線對百姓而言屬於高級品,或許是基於這個原因而改以外表類似的素麵供奉」。
在《東都歲時記》中,有段「七夕以冷索麵待客」的記載,由此可推斷江戶的百姓們已有在七夕品嘗素麵的習慣。
在其他的五節供節慶活動中,使用當季食材製作的酒類與糕餅(糯米糰子)是固定的節供料理,但七夕卻沒有類此的料理。原因是七夕正值收成前的時期,用來作為原料的稻米數量不足。
於是各地在七夕期間供奉當地的當季食物作為取代。根據對江戶後期各國的習俗進行調查的《各國習俗問答書》(1815-1816年左右)中的記載,江戶在七夕時一般供奉瓜類或西瓜等蔬果。
「視地區的不同,據說有些地區則是供奉小黃瓜與茄子。說起小黃瓜與茄子,現今雖然用來作為盂蘭節供品的印象較深,但由於農曆七夕與盂蘭節的期間剛好重疊,很有可能因此使得民間的七夕與盂蘭節文化摻雜交錯在一起了。」
在記載著江戶時代饋贈品的《進物便覽》(1811年)中,有段「七夕時贈送素麵慶賀盂蘭節」的記載,由此可以看出七夕與盂蘭節的關聯性。一般認為這也和現今的中元送禮文化相通。
由各式各樣的習俗摻雜交錯所形成的七夕文化。現今雖然只剩下與星星相關的傳說廣為人知,但七夕在長久的歲月裡,一直是各種人群許下祈盼與願望的特別節日。
株式会社三輪山本(麦縄菓子)
https://www.miwa-somen.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