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果樹園 「與自然共創」果園的發展性
西田先生著眼的不只是日本,還包括亞洲乃至全球。
該如何將好東西送到消費者手中
「全球的價值都被扁平化了。」
隨著網路和新的流通方式的出現,讓消費者能隨時隨地、輕鬆取得有意義的資訊和物品。然而,如此「便利」的狀況卻讓地點、距離、金額等優勢變得薄弱,東西保有的價值或許正逐漸被扁平化。不僅是日本,所有先進國家恐怕都面臨了這樣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將好東西送到消費者手中?
西田果樹園便從這個觀點立足,致力於生產。
創造食物入口前的故事
地處玉名郡的西田果樹園,裡頭的桃樹正盛開著美麗的粉紅花朵,
正準備結果實,迎接6月開始的採收期。
西田果樹園的栽植,配合天然栽培、有機栽培之無肥料、無農藥栽培的用途與需求,將大約30種水果,分成多種類進行栽植。特別投注心力的部分便是天然栽培與有機栽培的栽種方法,其特徵為配合月亮圓缺進行「除草、修剪、採收」作業,此方法稱為生物動力農法。配合月球引力和地球引力造成樹內養分、水分的移動現象,來進行栽植程序。這種方法論其實在日本古代便已存在,據說用於寺院神社建築的木材,就只在新月當天砍伐。由於新月當天養分和水分都會移往樹根,同時樹中的雜質也向根部集中,因此該狀態所砍下的木頭是最能長時間使用的良好木材。西田果樹園出產的「月神檸檬」,即是採用此種栽植法培育出的代表性水果。
此外,西田果樹園會在桃子採收期即將結束的夏日,舉辦以兒童為對象的「採桃體驗營」,將確保安全的天然栽培場開放給小朋友參觀,傳達自然的趣味與真實。因為是天然栽培的農園,沒有農藥殘留,蟲類和動物都在同一個農園及周邊共生,才能舉辦這樣的活動。這同時也是一種嘗試,基於「不了解食物的本質,繼續過著舒適便利的生活或許太不顧整體吧」這樣觀念,希望讓小朋友了解自己所吃的食物是在何種環境中培育出來的。
西田先生認為,現在大家需要的是食物入口前的故事。以往只注重味道和外觀的美好,生產者也就以這些標準和產量為目的進行生產。然而,這樣的需求和供給規則正在改變。現在追求的是一個明確的故事,說明「為什麼要吃這個食品」,而這個故事會讓消費者感受其魅力,進而採取行動。當然,只有故事是不夠的,如果沒有作物、水果的力量支撐著故事的強度,故事就沒有說服力。
比起稀有性,更具發展性的農業樣態
西田先生表示:「過去製造和販售的關係被分得很清楚,但現在那種作法已漸漸行不通。」
隨著社會網路的擴張,消費者可以看到生產者,並同時接收故事和商品。西田先生認為過度集中、大量上市的流通方式,並不適合他目前分為多種類栽種的果園。
視季節和果園接力栽植適合的水果,便可產生多樣性和時間週期,相當適合現在從事的天然栽培法。春天是「桃子」,秋天是「柿子」,冬天是「黃金奇異果」,每個季節的故事主角都不同,為西田果樹園的故事添增豐富色彩。
「並非做出自己相信的東西,而是配合顧客要求的規格。」
這個想法也因為現有的模式而成真。不只栽植安心安全的無農藥水果,也要符合實際取得這些產品的人的需求。西田先生思考著這樣的生產模式,實踐與消費者和商業直接連結的農業。
西田先生的作法也受到海外人士的關注,現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合夥人增加,每個月都會前往當地開會一次。並且為了讓對方感受到這個果園的發展性遠重於商品的稀有性,也實際邀請他們到果園參觀。
多一些包容
「要多一些包容以創造多樣性,不這麼做的話就無法達成天然栽培。」
西田先生抱持這樣的心態,談論對天然栽培而言相當重要的環境多樣性,而他望向自然的眼神也相當溫柔。
「即使種下相同的幼苗,有些會順利長大,也有些老是長不大,只結小小的果實,各有各的性格。但我並不會割掉這樣的幼苗,而是讓苗自行生長。」 西田先生如此說道。
西田先生如此說道。
探究並實踐獨特栽植方法,同時大膽且積極地奔走世界各地,與人們交流,再把從交流所吸收的知識反饋於果園。從西田先生經營農業的姿態中,我們看到了日本農業工作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