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橄欖的發祥之島
小豆島橄欖的誕生
西元1908年,橄欖的樹苗首次傳入小豆島上。日本在日俄戰爭後拓展了海域,需要優質的橄欖油來保存在遠洋漁業捕獲的漁獲。因此,明治政府打算催生日本國產橄欖,在小豆島、三重縣、鹿兒島縣試栽橄欖樹苗,然而成功的只有小豆島一地。橄欖在地中海地區廣被栽種,大概是因為小豆島擁有如地中海地區般的陽光普照、良好通風、少雨氣候,因此適合種植橄欖。而後,歷經多次實驗,政府終於正式在此展開橄欖栽種,而島上的一般農家也跟著種植,如今,橄欖成了產量傲視日本的小豆島名產。
橄欖的種類超過1000種以上,小豆島上主要栽種的是「Mission」、「Manzanillo」、「Nevadillo Blanco」、「Lucca」四種橄欖。
精心投入的橄欖栽種作業
我們訪問了協榮岡野的米田俊次先生,5年前,他開始在小豆島的休耕地上栽種橄欖。「小豆島有許多受到高齡化影響而無法被妥善管理的田地。這裡也一樣,原本是栽種橘子的農園,我跟地主借用了一半的田地,用來栽種橄欖。目前雖然已有約200棵橄欖樹,但一開始真的非常辛苦。因為這裡地處小豆島北側,排水不良,土質屬黏土,對於適合栽種橄欖的小豆島而言,算不上環境良好之地。因此,在開始栽種橄欖時,得先從別的地點運來泥土,從改良土壤開始做起。」米田先生如此說道。
之後,米田先生也持續展開拔草、確認有無害蟲等作業,每天辛勤地下田工作,經過4年之久,橄欖栽種才總算在去年步上正軌。
「這裡基本上由我1個人管理,在颱風來襲時,為了讓樹不要被吹倒,得加強支撐,或奮力將倒下的樹拉起,有不少辛苦事呢。去年第一次採收了大量的橄欖,除了感到喜悅外,也鬆了一口氣,讓我不禁流下淚來。」
開始經營這塊田地之前,米田先生在橄欖栽種方面完全是個門外漢,究竟他是如何增長相關知識,成為能管理200棵橄欖樹的人呢?
「在小豆島,有些農園種植橄欖樹的規模甚至達到上千棵,足見這片土地所擁有的橄欖栽種技術。為了向人請教技術,我在島上奔走,拜訪了栽種橄欖的農家。大家教給我許許多多的知識,而堪稱為共通點的,便是『與栽種其他農作物一樣,種植的人費了多少工夫,就會直接反映在橄欖栽種的成果上。』實際體驗到這份成果時的喜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相比擬的。」想必小豆島最初開始栽種橄欖時,島上的居民也跟米田先生一樣,懷抱熱情來栽種橄欖。
橄欖傳到小豆島上後,歷經100年的時間,已發展成產量傲視日本的農產。像米田先生這般投身於橄欖栽種的農家尚在增加,小豆島上的橄欖樹栽植面積也可能會再擴大。
被次世代繼承的食文化
採收的橄欖(採收時期雖在10~11月左右),除了可製成橄欖油,也能做成漬物或天婦羅來食用,也會製成化妝品來販賣,廣受大眾喜好。
而對於小豆島島民而言,橄欖是從孩提時代便相當親近的存在。小豆島的小學在50年之前便會於新生入學時發給每人1株橄欖樹苗,讓學生將樹苗帶回各自家中照顧。實際上,小豆島當地無論是家庭的庭院或街道,都種植著橄欖樹,橄欖樹已融入於島民的生活中。此外,小豆島町的中小學會使用橄欖油來製作營養午餐的油炸食物,高中學校則會舉辦橄欖料理大賽等,利用島上美食來製造親近橄欖的機會。
小豆島的橄欖目前已發展為小豆島的代表性食文化,而由小豆島風土環境孕育出的次世代也確實地繼承了這項文化。100年前,小豆島島民開始在此栽種橄欖,藉由這趟訪問我們可以明白,先人的辛勞至今仍深深扎根於這片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