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轉眼過了十年。以海、里、山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循環的城鎮為目標
目標是打造抗災能力強的城鎮,在海、里、山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共存的同時,能夠在地區內供應生活所需的物資。我們造訪了在南三陸町這裡實踐循環型產品製造的四位生產者。
史上首創。可以常溫保存180天的「常溫笹魚板」
“日本最愛魚肉蛋白質的男人”。「及善商店」的董事長及川善彌先生打著這個名號,探索魚板的可能性。他是在南三陸町已有140年歷史的魚板店第6代傳人。及川先生開發出來的是「常溫保存的笹魚板」。宮城縣的名產——笹魚板,以往需要冷藏保存,並且一般來說賞味期限只有一週左右。他徹底改革了這樣的笹魚板。不添加防腐劑,在常溫下居然也能保存長達180天。2019年推出商品後,隨即湧入大批採訪與洽詢。
及川先生從震災前就一直認為必須想辦法對應年輕族群持續遠離魚板的情況。史無前例的大地震,迫使他著手製造「常溫保存笹魚板」。及川先生與有著同樣想法,位於氣仙沼的魚板店「Kanesen」聯手合作,開始研究開發。但連續失敗,有一次以為「反正又不行了」,然而半途敷衍了事製作的試作品,卻出現了奇蹟。
及川先生回顧說:「突然間就做出能夠常溫保存又美味的魚板。當我確認食譜時,是僅僅放入了“鹽巴”經過揉捏的魚板。魚板製造的歷史約有900年,這期間唯一不變的是“將魚肉做成魚漿後加入鹽巴”。最終來說,遵照原則、原理製作出來的是最強韌又安全的」。
後來我們在2019年推出有食品教育意識,以孩童為對象的「旅遊魚板」。之後,期盼已久的「常溫魚板」也隨之誕生。常溫又耐放的魚板,相對減少了食物耗損,也可以當作饋贈遠方親友的伴手禮或便當。
及川先生說:「我想成為日本最有趣的魚板店。而且有朝一日,與全日本的魚板製造商合作,實現將魚板製作成太空食品的夢想」。魚板的可能性看來還會繼續擴大。
海洋與鄉里的山珍海味融為一體。以未使用的海帶芽莖飼養的高級羊「海帶芽羊」
海帶芽是南三陸町的名產,但是剝除葉子與芽基後剩下“莖”的部分,太硬而難以食用。金藤克也先生以重建支援義工的身份來到南三陸町,他想到是否可以用這樣的莖來製作南三陸的名產。
金藤先生說:「我從朋友的肉店,得知澳洲的品牌羊會吃濱藜(Saltbush),這是一種自生於含有鹽分土壤的植物,而想起在南三陸町或許也可以做到。於是我想到將含有豐富礦物質的海帶芽莖做成飼料」。在宮城大學的協助下‧從2012年底開始推動「海帶芽羊」計畫。
在金藤先生擔任負責人的「郷海農場」中,目前飼養約160隻羊。從特製的飼料中,散發出葡萄酒般酸味的香氣。據說是在生的海帶芽莖中混入牧草,藉由水分進行自然的乳酸發酵。利用發酵,不但飼料能存放1年以上,還能調整羊隻的腸道環境並消除獨特的異味。此外,鮮味成分的肌苷酸比普通的羊隻多出六倍,即使是只用胡椒鹽簡單調味,就能感受慢慢散發出來的美味。
目前月交貨五隻左右,出貨量還不算多,網路商店總是供不應求。當前的目標是每年能夠出貨約120到150隻,提高收益以確保穩定在牧場工作的鎮民的就業。
「目的不在於羊隻,而是復興南三陸町。從現在開始才會上軌道」。
在南三陸町飼養的「海帶芽羊」,有朝一日也許會受到全世界的喜愛。
從小小的香菇做成的零食「香菇花林糖」
「椎彩杜(Seaside)」是南三陸町唯一的一家菌床香菇農家。常務董事高橋浩幸先生述說:在設施被海嘯侵襲,幾乎全毀而不知所措的情況下,看到從殘存的菌床中努力長出來的香菇,因而決心重建。
「我想到它們都在努力奮鬥,自己也就不能放棄」。
重建溫室後,在苦於謠傳受害的情況下,誕生的是利用無法出貨的小小香菇製作的「香菇花林糖」。將用水泡發後烘乾的乾香菇,揉進麵粉、豆腐渣、米粉調製成的麵團中,並添加味噌作為提味。
高橋先生說:「因為生香菇會產生澀味,所以我用乾香菇調整配方。經過半年的反複試驗終於完成了」。香菇散發的淡淡香味和又甜又鹹的口味讓人吃了會上癮,花林糖一下就成了鎮上的特產。
「沒想到香菇農民很費工夫」。製作基礎的菌床需要長達120天的時間。在注意不要附著雜菌的同時,培育香菇菌是十分費神的作業。香菇生長的季節為春季與秋季,即使室外氣溫降到零度以下,也必須使培育室全年保持在一定的濕度與溫度。採收的時間為發芽起7到10天後。看準在哪個時間點採收,就得看工作人員的本事了。
因為結束任務的菌床會成為產業廢棄物,所以需要花錢進行處理。於是椎彩杜將全部作為農業堆肥回收利用。將水排掉進行烘乾,免費送給附近的農民。據說在田裡混入廢菌床,能夠做出優質的土壤。
態度積極向前的高橋先生說:「我想我們做出來的東西能夠在某處串連起來,會是一件很棒的事」。
在棄耕地種植蓼藍。在循環下誕生的「藍茶」
從東京移居來的中村未來女士住在遍佈於田束山(Tatsuganesan)山腳下的拂川聚落的老民宅,她同時以不使用農藥的方式種植蓼藍。在田地裡,3歲的女兒六花也跟著一起抓蟲,一副出色的農民模樣。未來女士的工作是將不再使用的東西經過細微的修改,製作出串連起未來的物品。蓼藍田也是利用曾經是棄耕地的地方耕種的。
作為「南三陸町生物質產業都市構想」的一環,在南三陸町正致力於將回收來的廚餘製造液態肥料。未來女士利用這種液態肥料種植蓼藍。使用牛奶噴霧劑或啤酒取代殺蟲劑。摘下採收的葉子,經過烘乾後加以保存。製作成藍染商品或以「藍茶」銷售。蓼藍給人印染品的印象很強烈,但其實自古以來一直作為藥草食用。
未來女士說搬到南三陸町的契機是,「我從儘管經歷如此的困境,卻依然積極向前邁進的地區居民們那裡獲得了力量。這讓我想要和這些人在一起」。
在從事震災義工的活動中,因緣際會地在南三陸町觀光協會工作,並決定移居。現在她創立了「鍋牛公司」,以在觀光協會工作時開始著手的蓼藍田,與運用建築知識從事老民宅計畫為主軸推展活動。將公司名稱取名為蓼藍田的天敵——鍋牛,是因為抱持著“與嚴酷的大自然共存”的心願。
「我最終的目標是讓南三陸町繼續發展到未來。不僅是震災重建,這座城鎮還面臨著少子高齡化與空屋問題等地區性課題。我希望能為最喜愛的城鎮盡一己之力」。
這一次,南三陸町應該能藉由未來女士的力量恢復元氣。
大自然賜與人們恩典,有時也為人們帶來恐懼。南三陸町的居民堅強又善良,也許是因為他們試著接受兩者並與之共存。直到每個人齊齊牽手連成大圓圈的那一天到來。我們希望守護這座城鎮的未來發展。
部分照片來源:南三陸町觀光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