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魚製成的傳統烤魚板
東之小田原,西之仙崎
幾乎涵蓋山口縣日本海沿岸一帶的北長門海岸國定公園,因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而享有「海上阿爾卑斯山」的美名。長門市是日本海著名的觀光勝地,除了童謠詩人金子美鈴的故鄉仙崎,還有海浪侵蝕的洞門激起高高浪花的「龍宮潮吹」,以及能搭乘遊覽船觀賞蔚藍清澈大海的青海島等等。
「仙崎魚板」是長門的飲食文化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680年代,當時的人們將魚漿裹在竹棍上捲成香蒲的形狀烤熟,以其作為貢品進獻給長州藩主毛利公,據說這就是魚板的起源。毛利公又選擇仙崎魚板作為伴手禮送給德川第5代將軍綱吉及各諸侯,使得後世一提到魚板的著名產地,即有「東之小田原,西之仙崎」的說法。
大和魚板的原料是一種名為「合齒魚」的魚類。牠們的尖牙常會割斷釣魚線,招致釣魚人厭棄,對其避而遠之。漁網捕撈到的合齒魚往往大小不一,肉身還含有極多細刺,不易食用,因此新鮮合齒魚的市場價值並不高。然而,只要連細刺一同磨成魚漿進行加工,牠們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充滿嚼勁的頂級魚板。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為了攝取珍貴的動物性蛋白質,前人用智慧創造出了將魚肉加工成魚板以延長保存期限的方式。於是,長門市的漁港周遭興起了魚板製造業。在1960年前後的全盛時期,這裡甚至出現了多達20幾家的魚板業者。
堅守仙崎魚板傳統的烘烤成型製法
我們造訪了創業於1946年的大和魚板的工廠。早上7點,新鮮合齒魚已經運至工廠,職人正手拿菜刀處理著魚身。去除一條魚的頭部和內臟,平均只需要20秒的時間。即使在寒冬之中,職人照舊如常處理結冰的鮮魚,快速徹底地切除血合肉,據說此即是左右成品滋味的關鍵。
最近許多魚板店都是使用阿拉斯加鱈魚等的冷凍魚漿,但大和魚板依然堅守傳統製法,只使用新鮮合齒魚作為原料。
「我們堅持只使用當天現撈的合齒魚,所以無法大量生產。如何調度足夠數量的合齒魚,以及解決價格波動的影響,是我們最近面臨的難題。」常務董事磯野奈緒女士說道。
過去,仙崎港捕撈的合齒魚即可充分供應所需,但近來由於整體漁獲量減少,因此工廠也會採購萩市及福岡等的近海漁港捕撈的合齒魚。
仙崎魚板的製作方式如下:先將合齒魚放入採肉機以便去除中骨和魚皮,再以紗布巾包覆魚肉後浸泡於冷水,接著瀝乾水分再浸泡一次冷水。重複這道流程數次之後,原先淡粉色的魚肉會逐漸變成白色。此流程需要純熟的技術,必須充分浸泡以洗去多餘的油脂和腥味,卻又要保留鮮味不流失,這都取決於職人老道的眼力。
接著以絞肉機將其絞碎,再放進巨大的石臼,用大約50分鐘揉成濃稠的糊狀。加入鹽一起揉製則會改變魚肉中的蛋白質結構,形成獨特的彈力,這也是一道重要的流程。揉製過程中會加入鹽、蛋白及味醂等,而添加的份量及時機,同樣仰賴於長年的經驗與直覺。在一旁守著石臼的廠長從事這行已有30年,據說他單憑目測及觸感就能判斷是否揉製完成。
接下來的流程,是傳統的仙崎魚板與流傳於全國的魚板製法最大的不同之處。
關東的魚板一般是以蒸氣「蒸製」為主流,而仙崎卻選擇了「烘烤成型」的獨門製法。也就是將揉製好的魚肉抹在日本冷杉木板上,裹上耐熱膜,隔著木板從下方用火加熱(現在的熱源為紅外線燈泡)約50分鐘,慢慢進行二度烘烤。由於是直接烘烤生魚肉,為了讓內部也能熟透,魚肉會抹得較為扁平。另外,因為是從木板下方加熱,所以板子本身也使用厚度較薄者。
磯野女士道:「10月前後至冬天這段期間,合齒魚肉會變得緊實,因此是製作美味魚板的旺季。年底送禮的季節是我們家魚板的出貨高峰期。」
距離早晨處理鮮魚的流程約已經過6個小時,中午過後當日的魚板終於陸續烘烤完成。這一天的製造量為110公斤,相當於1000條魚板。工廠裡四處洋溢著剛出爐魚板的微甜香味。
嚼勁十足的美味魚板
「烘烤成型」魚板的特徵是在出爐後的冷卻過程中,表面會形成細密的紋路。魚板在冰箱冷藏一晚之後,隔天便會出貨,送至當地的溫泉旅館和伴手禮店。
一般的蒸魚板吃起來較軟,輕輕就能咬斷,但大和魚板的主打產品「濱千鳥」卻是口感Q彈,嚼勁十足。綿密的魚板具有極佳的保水力,愈咬愈能感受到其中的鮮味。業界對其柔軟而強韌的彈力與滑順的口感讚譽有加,都道「這款魚板很有嚼勁」。
「方言裡有一種形容叫『乾裂(sakui)』。有點像我們說的『吃起來很乾』。若是使用夏天肉身鬆弛的合齒魚或冷凍魚漿,就無法做出本公司堅持的『嚼勁十足』的口感。」
剛完成的產品會由社長親自檢驗,若當天的合齒魚品質不佳則將全數報廢,這種情形每年約有一到兩次。大和魚板即是如此堅持嚴選原料,由職人親手製作,細心處理每一道流程,絕不偷工減料,因此才能打造出頂級的口感與風味。從中,我們似乎窺探到了為何每到年終送禮季節,大和魚板都會接到全國消費者訂單的秘密。
仙崎魚板
資訊提供:大和魚板 磯野奈緒女士產季
10月前後至冬天
美味吃法
直接切片享用是最美味的吃法
也很推薦佐山葵醬油、辣椒粉美乃滋、梅肉或海膽等一同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