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五節供「九月九日、重陽之節供」
本次便針對重陽節,向一般社團法人和食文化國民會議的調查‧研究部會幹事清絢小姐請教此節日的歷史、特色與飲食文化。
中國的季節性節日轉化為日本的宮廷活動
9月9日的重陽節是基於陰陽五行思想的曆法,源自於將奇數重覆出現的日子視為不祥之日的古代中國傳統節日。後來傳到日本,隨著時代演變,以慶祝季節段落的節日普及。
相傳重陽節是源自中國民間故事《續齊諧記》。《續齊諧記》裡的故事記載,中國有一名名為桓景的男子,他由身懷神通力的另一名男子口中得知「接下來的9月9日,一家人將面臨災禍。要避開的話就爬上高山,在山上喝菊花酒」,他遵照其建議使得全家人因而逃過一劫。而中國也因此流傳下9月9日前往郊外或登高飲酒以避邪去災的習俗。
此習俗據說在奈良時代(710〜794年)傳至日本,在古老的書籍《日本書紀》裡,便留下於685年9月9日舉辦宴會的紀錄。此外還記載至平安時代(794〜1185年)重陽節已成慣例,化為每年舉辦的宮廷活動。 清小姐表示:「從平安時代中期就有記錄,貴族之間會進行『菊合』比賽誰的菊花較出色,並且一邊觀賞一邊舉辦『菊花宴』。此外在《枕草子》中也有記載曾進行過『罩綿』。『罩綿』是指在重陽節的前一天,用絲綿罩住菊花,使菊花香味和朝露滲入其中,據說用它來擦臉會有逆齡回春的效果,從9世紀末期起貴族們似乎就有這樣的習慣。」
庶民文化與重陽節的歷史
江戶幕府在訂定五大節之後,不知道是否因為仿傚古代中國,將重陽節視為最具官方性質的節日並甚加重視。然而,也有說法認為和其他節日相比,當時重陽節在民間並不太普及。實際上又是如何呢?
「其實在鐮倉時代(1185〜1333年)過後,重陽的宴會似乎就沒有那麼興盛了。江戶時代訂定五大節之後,在江戶雖也曾流行過賞菊花的『看菊』等活動,盛行過一段時期。但是在農村,由於該時期正逢稻米的收穫期,比起賞玩菊花的都市習俗,村人們還是較將重心放在村裡的豐收祭等收穫儀式上。明治以後似乎連在江戶都逐漸式微,《東京年中行事》(1911年)便提到『如今已不甚受重視』,《東京風俗志》(1899年)則記載『重陽節已幾近衰微』。」
在江戶時代普及的賞菊花文化,至今仍在各地以菊人偶節等文化的形式留存,藉此可讓人感受到重陽節所留下的痕跡,那麼飲食方面又是如何呢?
重陽節的應景餐點「栗子飯」和「菊花酒」
從前重陽節時在宮廷裡會舉辦菊花宴等活動,呈現出一幅興隆景象,但清小姐表示:「老實說,欣賞菊花的文化比較興盛,食物方面和其他節日相比則缺乏多樣性。」
在此背景下,以重陽節代表性的應景餐點傳承至今的主要只有「栗子飯」和「菊花酒」。
栗子飯不僅限於混入栗子和鹽炊煮的形式,部分地區是在紅豆糯米飯裡加入栗子。此外,在東京則有做成烤栗子、在煮物裡加進栗子食用的記錄。而根據《進物便覽》(1811年),從前似乎也有過以栗子作為重陽節贈禮的習慣。
菊花亦被稱為保佑長壽之花,在仿傚古代中國的日本,自重陽習俗仍為宮廷活動的平安時代起,便會讓花瓣漂浮在酒上作為菊花酒,使花香擴散到酒中後品飲,在江戶時代也受到飲用。此外,江戶時代還有部分地區出現了食用的菊花。舉例來說,在栽種「坂本菊」的滋賀縣,松尾芭蕉便將食用醋拌菊花一事寫成詩句流傳,而在栽種黃菊之一「阿房宮」的青森縣,也留有昭和初期於重陽節食用醋拌菊花的記錄。現在新潟縣仍盛行栽種食用的菊花,在秋天的餐桌上經常會擺著色彩艷麗的醋拌菊花。
此外,清小姐還透露:「各地秋天收穫時期及『Okunchi』的豐收祭時期,也有些餐點加入了重陽節要素而傳承至今。」
關東地方有「三九日茄子」習俗,相傳「在被稱為『三九日』的9月9日、19日、29日,吃茄子就不會罹患中風(現在指的是因腦溢血等因素造成的後遺症)」。九州地方則是在舉辦秋天豐收祭的陽曆10月,會招待「Kunchi料理」這種用來感謝豐收的餐點。
雖然和其他節日比起來,一般認為重陽節在庶民之間不甚普及,不過其要素至今似乎仍與各地的生活和飲食文化息息相關。